虽然去年的出生人口至今也未公布,但比不上2019年应该是板上钉钉了。生育政策越来越宽,出生人口却年年下降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年轻人已经不敢生了,而不敢生的一个重要原因,则是“孩子难带”,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娃会让人省心。
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,一名女子站在河边徘徊,旁边一群人围观,有的还在劝说。
从劝说的内容看,该名女子似有自杀倾向,好在围观群众比较多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最终说服女子远离河岸,避免了悲剧的发生。
据了解,这名女子今年四十二岁,孩子却只有两岁,是一名高龄妈妈,而她轻生的原因,则是孩子难带。
在视频中,女子控诉她两年来饱受育儿之苦,然而这份苦却远未见头,当天下午,她因为儿子不听话而情绪崩溃,一气之下跑到了河边准备一死了之。
视频下面,有很多网友的留言。有的鼓励宝妈要坚强地活下去,也有的批评她太过自私。
更有网友感叹地说:谁家没有个不省心的娃!虽然观点五花八门,甚至不乏批评宝妈的言语,但总得来看,大家对宝妈的心境还是能够理解的,也对当下带娃之难保有共识。
带娃究竟有多难?没带过孩子的永远不能理解
育儿堪比996,既费心力,也费体力
在很多国家,全职主妇也被视为一份工作,甚至是一份令人尊敬的工作。事实上,这并不过分,如果家里还有娃要带的话,这份工作基本可以用天天996来形容。
带孩子绝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没什么事做,从婴儿期的喂奶、换尿布,再到幼儿期的陪伴,再到小学初中的作业辅导。
每一项任务都是对母亲心力和体力的极大考验,没有两把刷子和坚韧的耐力,还真是很难胜任的。
内卷化时代,育儿成了军备竞赛
以前的妈妈一个人带大六七个孩子还能一边干活,现在的妈妈带一个娃都要喊累,难道是后者太矫情了吗?
当然不是,同样是带娃,时代不一样,难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。以前的孩子管饱管暖就行,现在不但要让他吃好穿暖,还要兼顾他的情绪反应。
培养他的各种能力,以及辅导他的各门功课,母亲这份工作,早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,而是“全能化”了。
这一切,则都要拜内卷时代所赐,每个人都在精致育儿,只要你不这么做,你的孩子就会被他的同龄人甩开一大截。
大环境决定了带娃越来越难,然而更让宝妈们心力交瘁的,则是孩子本身。孩比孩气死人,不同的孩子,带起来难度差别也是很大的,如果不幸摊上一个不省心的娃,那绝对能让宝妈折寿个十年八年。
但这也不是孩子的错,因为真要追究起来,责任反而还是应该落在父母的头上,要知道,孩子的每一个缺点,都是父母教育失当的体现。
做好早期教育,是降低育儿难度的根本之道
三岁见大,七岁见老,教育孩子越早越好
有句话叫做“三岁见大,七岁见老”,意思就是孩子长大后的行为,早就在他幼年时期便已决定。
这虽然有点夸张,却也不无道理,因为3~7岁,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,等过了7岁,性格就会定型,而一个人的行为举止,则与其性格有莫大的联系。
所以教育孩子一定不能等,越早教育,就越有利于培养出良好的性格,孩子以后也就越好带。
培养独立性很重要
要想减轻自己的育儿负担,除了做好早期教育之外,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很重要。
事实上,孩子要比父母想象地强很多,只要父母愿意放手,他可以掌握很多事情,虽然一开始可能做得不太好,但也只需多试几次便可。
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,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尝试,而不是什么事都为其包办,这样不但能有效地减轻自己的负担,孩子也能得到锻炼,对他的未来发展大有好处。
摒弃不切实际的期望
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是很多父母的期盼,但成功毕竟只属于极少数人,绝大多数的孩子,都将注定归于平庸。
所以父母最好不要给孩子抱过高的期望,这样不但孩子压力大,自己也会活得更辛苦。
事实上,有时只需把标准稍微降低一点,就能立马发现一片广阔的天地,是一片可以任由孩子轻松奔跑的天地。
以“人上人”标准来要求孩子,用军备竞赛的思维来精致抚养,孩子当然会越来越难带。
反之,如果摒弃这些内卷思想,育儿就不会再过于痛苦和艰难,这样父母得到了解放,孩子的童年也会更加幸福。